“那个小姐,其实也怪不得他们……”温婉在苏如是身边,小心翼翼地低声说了一句。
苏如是转头看向她,态度明显便温和了许多,“怎么说?”
“其实,我们姐妹几个早上看到律王送来东西,也差点以为是……不过我们都是相信小姐的!”温婉说到后面显得有些慌乱,好像生怕苏如是不相信自己。
这下子,苏如是大概也知道怎么回事了,既然自己人都差点误会,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。
那就是这个时代的人,思维大抵都在这个层面上,觉得男女之间没有别的关系了。
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偏见,不是她能改变的了的,所以她一下子,也没了和这些人再争吵下去的力气。
“各位,我自会证明,我对律王绝无半点留恋。”她对着所有人行了个礼,随后便走了。
她自然是要亲自归还这些谢礼,以免其他人再接着误会下去,到时候解释都解释不清楚。
看着这些自己还没来得及捂热乎的银子,苏如是心痛万分,好歹也是她当初拼了命换来的啊,虽然她救人还是出于良心不安。
不过没有比实际行动更好的解释了,她命方正从后院牵了辆马车出来。
然后,在众目睽睽之下,亲自一箱一箱的把律王送来的谢礼搬回到马车上。
这些箱子个个都是沉甸甸的,苏如是搬得腰酸背痛、浑身冒汗,期间方正等人想上来帮忙,都被她拒绝了。
她就是要亲自向这些人证明,她不稀罕什么‘聘礼’,也没有复婚这一说。
过了差不多半个时辰的功夫,她终于把摆在大堂上的东西都清理干净了,好在她当初买的这辆马车车厢足够大,能装下这些东西。
大家一开始还不明白她要做什么,直到她亲自驾着车,从聚福楼出发的时候,他人才明白,她这是要归还这些礼物。
苏如是没有把车驾的很快,故意慢悠悠的走在京城上最热闹的路段,惹得所有人都纷纷驻足围观。
“那不是聚福楼老板娘吗?这驾着车是要去哪?”有的人不明所以,开始好奇地询问身边的人。
“你消息怎么这么不灵通啊?据说今早律王就派人送了礼去聚福楼,好像是要重新下聘呢。”
“那她现在是要干嘛,看方向是要去律王府吧?”
“蠢,这都看不出来,人家第一才女自然有几分心高气傲咯,估计是不肯再嫁律王一次吧。”
苏如是耳朵可灵着呢,一路上吧这些路人的对话都听了进去,心里才稍稍松了口气。
虽然觉得这样多少有些对不起律王,但至少大家不是再以为他俩要复婚了,她的目的达到了。
苏如是仍然不紧不慢地朝着律王府的方向前行,她更主要的目的是得闹出足够大的动静,让大家都知道她并非痴情于律王的人。
又是半天的时间过去了,直到下午,苏如是才来到律王府的大门前。
她看着匾额上的这三个大字,竟然觉得是无比的陌生,算算自己被赶出来的日子,也的确过去很久了。
苏如是将马车拴在律王府门前一颗粗壮的柏树上,随后就上前扣了扣门。
“苏小姐,快请进。”神奇的是,来开门的这侍卫竟然认得她,态度还十分恭敬。
不过转念一想,苏如是就猜到这具身子以前的主人是住在这里过的,许是那时候见过吧。
“你们王爷在吗?我有事要找他。”苏如是开门见山地说道,她也不想在这里逗留太长的时间,只要交代清楚缘由即可。
“王爷这会应该在书房呢,小姐自个去找他吧。”
那侍卫并没有要替她去通报的意思,也不打算为她引路,只是放了她进来之后,就不再管了。
苏如是觉得这样也好,自己也可以自由一些,于是便走了进去。
只是刚一进来她就后悔了,这律王府的地形竟然比她想象的复杂许多,不是普通的四开大院,反而修的九曲连环的。
装潢的也很是简约,虽然朴素,但仔细看看连一块普通的砖材料都是昂贵的大理石,可以说是大气风,与之前宁王府的花里胡哨形成鲜明的对比。
更恐怕的是,苏如是在里面转了好几圈,连个人影都见不到。
苏如是想起自己从前听人说过,这律王生性喜欢素净,家里面能少用人的地方就少用人,也就后院的地方女眷会稍微多些。
而刚刚的侍卫估计是觉得她从前在这里住过,没想到她会迷路。
殊不知,苏如是可是刚刚一穿来,就被这律王撵了出去的,对这王府的地形根本就不熟,甚至可以说是第一次来都不过分。
眼看着太阳都有些西斜了,苏如是欲哭无泪,难道自己找不到律王,连出口都找不到了吗?
这时,她忽然瞥见不远处有一个人影经过,立马扑了上去。
“你好!请问能告诉我你家王爷的书房怎么走吗?”苏如是不管三七二十一,上去便问道。
那人回过头来一脸诧异地望着她,原来是这是一个扫地的老翁。
“你不是……前侧妃吗?怎么回来了?”他显然消息不太灵通,不知道苏如是来了,更不知有律王送去谢礼的这一回事。
苏如是尴尬的挠了挠头,“我找你家王爷有些要紧事,不知可否为我带一下路?”
那老翁对从前侧妃的印象相当不错,因为她温良贤淑,对所有下人也十分友好,所以对眼前的苏如是也很是友善。
“既然这样,你就跟我来吧。”他对苏如是招了招手,苏如是跟在他身后,才发现他腿脚不大利索,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。
“不过,你才离府几个月,怎么就不认得路了呢?”那老翁走在她前面,忽然疑惑地问道。
苏如是笑了笑,解释的也很是风趣,“既然离开了这里,就不再有什么留恋,自然把这里的一切都忘咯,这样才能接受新事物嘛。”
“你这姑娘,倒是乐观。”